文字描述来自建筑师(译者:陈奕东)
南非的御宝有了永久的家:11-12世纪马蓬古布韦文明的黄金手工艺品藏品,现已于一座模仿它们此前沉眠之地的混凝土“山”中永久展示。
在场馆的内部,有着用预制的多面原生混凝土板制作的拱顶,反映了传统非洲社会的社会层级,其唯一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这批财宝的安全。拱内最高层藏有的文物来自于马蓬古布韦文明,其下一层是年代稍晚的西非黄金工艺品。深邃的洞穴般的拱内,黄金藏品静静地泛着光。
这一混凝土壳体结构的建筑成了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的一处地标,也成为了比勒陀利亚大学的一个新的公众面貌。这座抽象版的“山”坐落于九间其他展览着现代南非艺术作品的画廊、以及一间餐厅和讲堂之间。整个建筑综合体包括了一座桥型画廊,横跨了将校区一分为二的繁忙公路。
错综复杂的都市环境,为设计团队带来了许多挑战:横跨公路的设计需要考虑如何最小化施工对交通的影响,保护施工邻近现有的建筑遗产与景观,以及保障所有学术组织在施工时期正常运行。
跨桥侧面由有纹样的混凝土板遮蔽。板上的穿孔图样来源于Shweshwe布——一种现代依旧流行的传统南非纺织品上的花纹设计。这种源于多个文化影响的纺织品,象征着南非多元文化汇聚在一起。白日里,这个花纹成了桥面上的投影;夜晚则由点亮的桥内映射到了桥外。
在这些非物质因素之外,一些物质因素以及场地内的建筑遗产也必须纳入考量。桥的朝向取决于曾经校区发展的主轴,历史上的塔基巷(Tukkie-lane)。桥端之下,多年前曾是学院的入口。如此安放是为了强调出轴线,而三角形的薄水泥板屋顶则作为一个新的顶点,对旧入口重新进行了诠释。
建筑综合体的设计中心是四个开放广场,这些广场使得场地内新建筑与旧建筑相呼应。每个广场都能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或是对公众的邀请,或是为多个原本独立的学术组织提供共用的便利设施。这个中心丰富了城市的文化景观,赞颂了富有的历史文化以及在现代国际舞台上的创新。通过统一、重新激活大学校园以及这部分城市,比勒陀利亚大学的雅维特艺术为比勒陀利亚的天际线添上了有价值的一笔。